第1174章 您理解偏了(2 / 2)

一场对小国经济的精准收割,正在悄悄铺开。

就在周部长带着团队用金融手段,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小国疯狂收割、准备抄底资产的同时。

升华集团总部,却迎来了一批特殊来客。

这些人一身天蓝色军装,肩章分明,一看就是空军系统的。

佘遵一得知是军方的人到了,立刻不敢怠慢,亲自出门迎接。

这些可是保卫国家天空的战士,半点马虎不得。

他身边还带着薛经理,毕竟空军来,十有八九是冲着飞行器来的,这种场合,技术主管跟着最合适。

会客室里。

“各位同志大老远过来,我这边没提前迎接,实在抱歉,实在抱歉!”

佘遵一进门就笑着拱手,态度十分恭敬。

对方也笑着回应:“佘总太客气了,我们突然造访,才真是打搅了,您别介意。”

“哪儿的话!升华集团能为军队效劳,是我们的荣幸。

您这话一说,倒显得生分了。”

几句寒暄过后,大家不再绕弯子,直奔主题。

“佘总,我们这次来,是想请您这边帮忙设计一款新型智能军用无人机,编号227。”

“军用无人机?”

佘遵一愣,“现在国内不少军工单位都在搞,技术也挺成熟了,咱们国家这方面的水平早就世界领先了。

这领域不是已经有人做得很好了吗?怎么还要我们重新搞一套?”

他之前也考虑过涉足这个方向,但后来一想,国家现有的军用无人机无论是航程还是性能,都已经相当强悍,就没再继续推进。

“佘总,您理解偏了。”军方代表解释道,“我们想要的,不是普通的军用无人机。

而是一种能像导弹一样挂载在战机上,随行携带,随时投放的新型号。

最好能集成最顶尖的雷达和侦测系统,把战场的‘眼睛’放得更远、更准。”

这个需求一提出来,佘遵心里一震。

这要求,可比传统无人机高太多了。

能让战机带着飞,等于直接解决了航程问题,侦察范围瞬间翻倍。

还能代替侦察机执行高危任务,减少人员风险。

但他还是有疑问:“现在的军用无人机,不少都能飞一万公里,按理说够用了。

干嘛还要绕个弯,搞这种挂载式的设计?这不是多此一举吗?”

在正式立项前,他必须把所有问题问清楚。

万一花大力气搞出来,最后军方却不用,那损失可就大了。

“道理是这样,但现实有局限。”军方解释道,“一万公里航程的无人机,个头太大,基本和战斗机差不多,甚至更大。

这种机型更适合当靶机,或者用来诱敌,真要深入敌后搞侦察,目标太大,太显眼。

而小型侦察无人机虽然灵活,可飞不远,跨区域任务根本撑不住。

所以我们才想搞这种挂载式的无人侦察机——由战机带到前线,批量投放,快速展开侦察。

既隐蔽,又高效,真正实现‘千里眼’前移。”

不过价钱还得压下来,越便宜越好,最好能便宜到让人挑不出毛病。”

说了这么多,佘遵终于听懂了军方心里到底想的是啥。

归根结底,真打起仗来,得靠这种能装进飞机里的小型无人侦察机,往前线成批扔出去,像撒豆子一样满地跑,把敌方后方摸得一清二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