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0章 丁洪涛发动捐款,爱卫会开展工作(1 / 2)

我们又陪着于书记在小花园里转了七八圈,前后大约一个小时。晚风拂面,带着凉意,也让因少量饮酒而微醺的头脑彻底清醒过来。于伟正抬头望了望天空中那轮渐圆的月亮,忽然想起一事,问道:“朝阳,明天全省的经贸发展交易会就开幕了,你们东洪县这次带来了什么展品?有什么亮点?”

我马上回答:“书记,我们这次主推的展品是西瓜。”

“西瓜?”于伟正微微一怔,随即笑了起来,“哎呀,这可是有点难为你们了。这个季节,本地的西瓜早就下市了吧?你们还能找到西瓜,不容易。”

晓阳在一旁笑着解释:“于书记,朝阳他们这次打的不是寻常牌。他们县里正在筹划建设一个中型冷库,打算试验反季节销售。就是把夏季丰收的西瓜,像储存蔬菜一样,科学储藏起来,等到冬天,特别是春节前后再投放市场。他们测算过,如果成功,价格能翻好几番呢。”

于伟正听完,脸上露出了颇感兴趣的神色:“哦?原来是做的这篇文章!有想法!要是冬天,尤其是过年的时候,餐桌上能摆上一盘红瓤西瓜,那确实是个新鲜事儿,有卖点。不错不错。”

他话锋一转,提到,“之前我和临平县的县长张云飞交流时,他也提到一个观点,我很赞同。他说,单纯卖原材料和搞初加工,利润是最薄的。你们能把新鲜水果储存保鲜,延长上市时间,这本身就是一种增值,是一种创举。怎么样,技术上有没有把握?储存这么长时间,西瓜的品质能保证吗?会不会变质?”

我赶紧汇报:“于书记,技术方面我们请教了省农科院和商业部门的专家,采用的是比较成熟的窖藏结合低温保鲜技术,目前还处于小规模的试验阶段。如果这次试验成功,证明可行,我们打算明年扩大规模。当然,您提到的品质保证是关键,我们也在密切监测试验瓜的变化。”

于伟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“嗯,是个路子。不过,储存期毕竟长,风险不小。你们也可以同时了解一下现在开始兴起的暖棚技术,看能不能把西瓜的成熟期往后延,或者提前,搞错季种植,这样储存压力就小多了。”

晓阳悄悄看了我一眼,我立刻心领神会,补充道:“哎呀,书记,您一下就点到了关键!朝阳他们下一步正计划去考察学习暖棚种植技术呢。如果能用暖棚把西瓜的采收期延长,再配合冷库储存,东洪的西瓜就可能真正实现‘四季供应’了,说不定过年时都能吃上咱们本地的新鲜瓜。”

于伟正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,带着点调侃说:“那看来,我还是猜对了点方向嘛!”

把于书记送到招待所房间门口,我和晓阳才转身离开。开车回到岳父家时,已经快晚上十点了。小院里很安静,只有一盏门灯发出柔和的光。何阿姨抱着已经睡着的岂露,轻轻躺在院里的躺椅上乘凉。天空中繁星点点,偶尔真有流星划过天际。

岂露听到我们进院的动静,迷迷糊糊地醒来,看到晓阳,立刻从小毯子里伸出小手,嘟囔着:“妈妈……抱抱……”小家伙圆嘟嘟的脸蛋在睡意的晕染下更显可爱。

何阿姨笑着站起身,带着宠溺的语气说:“你们两个怎么忙到这么晚才回来?我还以为你们见于书记兴致高,扯着领导汇报个没完,耽误人家休息呢。”

晓阳接过岂露,温柔地抱在怀里,对何阿姨说:“妈,看您说的,我和朝阳是那么没眼力见的人嘛?于书记今天心情确实不错,在省委招待所院子里散步,聊了聊工作,我们陪着走了走。把于书记安顿好,我们就赶紧回来了。”

这时,邓叔叔戴着老花镜,手里拿着一份晚报,从客厅里走出来。看到我们和何阿姨都在院里,便走了过来,在一旁的藤椅上坐下,放下报纸,问道:“于书记晚上情绪怎么样?”

我走过去,坐在旁边的石凳上,回答:“爸,于书记情绪很好。在省委招待所散了好一会儿步,谈兴很浓,主要是肯定了我们县近期的工作。”

邓牧点了点头,目光透过镜片显得很沉稳:“嗯,不容易。伟正同志能为了一个科级干部的事情,亲自跑到省里来,做沟通这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态度,是爱护干部,也是顾全大局。你们两个,能有机会跟在这样的领导身边,要抓住机会,多观察,多学习。学习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,处理复杂局面的思路和方法。这比读多少本书都管用。”

晓阳一边轻轻拍着怀里的岂露,一边说:“爸,于书记确实思路很开阔,看问题有深度。我和朝阳就是觉得接触和学习的机会还是太少了。”

邓叔叔说道:“经过这次田嘉明的事情,我看,以后你们和于书记接触的机会可能会多一些。今天你们大舅在饭局前,也简单跟于书记提了一句,说你们俩最近表现不错,处理事情有分寸。”

晓阳十分得意的看了我一眼。

邓叔叔语气凝重了些,“这个田嘉明,我倒是还有些印象。这次办的事情实在是不像话。我和钟毅同志私下里也聊过,都想不通,他怎么会糊涂到把子弹给那种人。这说明这个同志骨子里,江湖义气还是重了点儿,甚至有点草莽习气。这样的干部,能力可能有,但必须要严加约束。这次帮他把难关度过去,如果他自己不深刻反省,不吸取教训,下次说不定还会惹出更大的麻烦。”

晓阳接口道:“爸,于书记刚才散步时也说了,事后肯定要给田嘉明一个处分,只是这处分的轻重和方式,还没最后定。”

邓叔叔“嗯”了一声,没有继续就处分问题深谈下去。自从邓叔叔调到省城工作,并帮忙带岂露后,我们一家人能像这样,在月色下,围坐小院,泡上一壶清茶,轻松聊天的机会确实不多了。晚风习习,带着初秋的凉意和花草的清香,让人暂时忘却了官场的纷扰。

又坐了一会儿,看到岂露在晓阳怀里又沉沉地睡去,我们便轻手轻脚地进了屋。

第二天,全省经贸发展大会在省城隆重开幕。我和晓阳的级别不够,没有资格进入主会场参加开幕式。返回东原的路上,打开了车里的收音机,调到了省台的频率。

收音机里传来现场实况的转播声。先是省经贸发展总公司的总经理齐永林代表承办单位做了表态发言,声音洪亮,信心十足。接着,是分管副省长刘敬亭代表省委、省政府致辞,讲话中充满了对全省经贸发展前景的展望和鼓舞。最后,在一阵锣鼓喧天的热烈气氛中,省委书记赵道方庄严宣布:全省第一届经贸交易大会正式开幕!

晓阳关掉收音机,笑了笑说:“这个齐永林,动作还真是快。省经贸发展总公司刚挂牌没多久,就搞出这么大动静,办了这么个交易会,看来是真想干点事情。”

我一边开车一边说:“齐永林确实有他的一套。其实细想起来,和当年钟毅书记在主政东原时,大力推行的‘工农商贸一体化发展’的战略,其实很多思路都是齐永林提出来的。包括现在于伟正书记在市里提出的‘三化三基’方案,我看底层逻辑也和那个思路有相通之处。齐永林很多想法估计那时候就开始酝酿了。”

晓阳将副驾驶的座椅向后调了调,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些,然后脱掉了高跟鞋,把脚蜷在座位上,手里拿着一个橘子,一边剥一边说:“我听说,临平县的县长张云飞,可能要调到东投集团去当董事长了。还有,你家那位‘二嫂’——”她故意拉长了声音,促狭地看了我一眼,“——胡晓云,听说要当总经理?”

我一听她又拿这个开玩笑,无奈地摇摇头:“晓阳,你又来了。芳芳才是我名正言顺的二嫂。人家胡晓云是有家庭的,她爱人毕瑞豪,现在是我们东洪县民营企业的代表,坤豪公司搞得很不错。下次县里开两会,我还打算推荐毕瑞豪当政协常委。”

晓阳掰了一瓣橘子塞进我嘴里,笑道:“你呀,心肠倒是好。还要把你二哥的‘情敌’搞成政协常委?这胸怀,够宽广的。”

我嚼着橘子,含糊地说:“你这张嘴啊,就没个把门的。什么情敌不情敌的,都是没影子的事。再说了,你难道没听说,齐永林和胡晓云之间,不也传过一些风言风语?”

晓阳又给自己塞了瓣橘子,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:“三傻子,你当我不知道?可是啊,耐不住人家胡晓云条件摆在那儿。一米七多的大高个,身材模样没得挑,皮肤又好,我个女人看了都觉得养眼,何况你们这些男人?”

我只好转移话题:“好了好了,不说这个了。专心开车,这路况虽好,也不能大意。”

这条连接省城和东原的一级公路,在当时确实是全省除在建高速公路外等级最高的公路了。路面宽阔平坦,车流量也不算太大。路两边,但凡有岔路口通向村镇的地方,总能看见一些饭馆的招牌。我和晓阳早上十点多才从省城出发,到了中午十二点多,还没进入东原地界,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。开车是个体力活,消耗大。

晓阳揉了揉肚子,说:“三傻子,饿了,前边看到合适的地方就吃饭吧。”

我放慢车速,留意着路边的餐馆:“我也正找呢。东宁市这边咱们不熟,也不知道哪家味道好。”

车子驶入东宁市郊区,路两边的饭馆渐渐多了起来。我们放慢车速,一家家看过去。这些饭馆大多看起来普普通通,有的甚至有些简陋。直到看见一家名叫“顺路牛肉馆”的饭馆,红色的招牌,白色的大字,对比鲜明,格外醒目。更重要的是,饭店门口的空地上,停着好几辆货车和一辆桑塔纳,看来生意不错。

“就这儿吧,”晓阳指了指,“吃饭就得找这种车多的地儿,说明味道差不了,至少食材新鲜。”

我把车靠边停好,和晓阳一起走进餐馆。里面倒是比外面看着干净亮堂,大厅有十几张桌子,大半都坐了人。人声嘈杂,带着市井的烟火气。一个服务员热情地引我们到一张靠窗的小桌坐下。

晓阳拿起桌上塑封的菜单看了看,眼睛停在了“特色推荐”一栏,好奇地指着“红烧牛宝宝”问我:“三傻子,这‘牛宝宝’是什么东西?是小牛肉吗?”

我凑过去看了看,又抬眼瞅了瞅四周,压低声音说:“估计……不是一般的牛肉。可能……是牛鞭之类的东西吧?这玩意儿处理不好,腥膻味重,不好吃。”

晓阳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,反而带着点挑衅说:“人家既然是特色菜,肯定有独到之处。我看比羊腰子强。你去,点一份尝尝,就要这个‘牛宝宝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