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刻后,大家纷纷表示支持,他们早已对郑景和的昏庸统治不满,如今纪云舟振臂一呼,正合他们心意。
也许换成原主姬无殇的话,可能还会抱定效忠天澜国的思想,但是现在这具身体里住着的是纪云舟的灵魂,他可不会被所谓的君臣大义束缚。
这时,一位老将站了起来,抱拳说道:“城主,王都守卫森严,咱们贸然进攻,怕是凶多吉少啊。”
纪云舟目光坚定,扫视众人:“郑景和不仁在先,咱们若不主动出击,迟早会被他算计。而且如今咱们士气正盛,敌军刚败,军心不稳,此时正是最佳时机。”
又有将领提出担忧后勤补给等问题。
纪云舟早有考量:“后勤之事我已安排妥当,无淮会负责粮草调度。此次攻打王都,是为了给咱们忠毅军谋一条生路,更是为了让郑景和付出代价。”
将领们听纪云舟如此说,纷纷表示愿意追随。
于是,纪云舟开始部署作战细节,他要让郑景和知道,忠毅军不是好惹的,纪云舟更是他得罪不起的。
将领们沉默了片刻,终于有人忍不住问道:“将军,攻打王都可不是一件小事,我们需要充分的准备和策略。”
纪云舟微微一笑,胸有成竹地回答道:“这一点我自然清楚。我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,只等大家共同商讨完善。”
无畏带头高呼:““愿追随将军,攻打王都!”
众人受无畏感染,纷纷响应,声震聚义厅。
纪云舟站起身,目光坚定地望向众人:“诸位,此次攻打王都,关乎忠毅军生死存亡。我相信,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定能成功!”
将领们齐齐抱拳:“愿为将军效死!”
随后,各自回去准备。
纪云舟望着将领们离去的背影,心中充满斗志。
三天后,身在王宫里的郑景和收到消息,纪云舟率领五十万人马,直奔王都而来。
原本只有二十二万的忠毅军,以为接受了朝廷投降的将士们,一下子扩充到了五十万人。
郑景和脸色瞬间煞白,瘫坐在龙椅上,他没想到纪云舟竟如此大胆。他慌乱地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,大臣们也是各执一词,争吵不休。有的主张求和,有的主张拼死抵抗。
郑景和心烦意乱,却拿不出一个好的主张。之前为了攻打青州城,郑景和连御林军统领傅敬之都派了出去,现在若是纪云舟攻击王都的话,郑景和身边连护住王宫的人都没有。
另一边,纪云舟率领大军一路势如破竹,很快就抵达了王都城下。
他看着高大坚固的城墙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他命人在城外安营扎寨,并不急于攻城,而是先观察王都的防守情况。
与此同时,他暗中派出精锐部队,切断了王都的粮草运输线。王都内很快就陷入了恐慌,百姓们人心惶惶,士兵们也士气低落。
郑景和得知注意消息后,心急如焚,却又无计可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