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9章 对错之间(1 / 2)

南居贤坊的大火将京师的夜空映红了一片,因为目下才二更天,故而不少人都爬上屋顶张望。不同于上月皇城大火,奉天殿再雄伟也不过是一座建筑,而‘欢乐时光’则是占地数百亩的建筑群。以至于西城的日中坊、朝天宫西坊、金城坊的边沿都能瞅见红光。声势浩大,全城惊骇。

一辆马车停到北居贤坊木掀胡同外,张采迅速的走进车厢“院子里边第七户,有女眷。”

白石抽口烟“我要亲自问。”

张采应了一声,转身出去了。

白石则继续抽烟。那个人若白石没有认错的话,是宁王当初派去南京跟他学刑侦中的一人,名叫张益。因为白石不想多事,一直是背着张采的。如今在欢乐时光遇到了此人,难不成行刺正德帝的是宁王?

这一点都不稀奇,毕竟宁王注定要造反。只是对方是不是提前了?据白石所知,如今宁王府连三护卫都没有恢复。而更让白石头疼的是,他跟宁王的关系。

白石好不容易走到如今这一步,正打算把娄氏接进京团聚,却不想竟然就遇到了这事。穿越之前,他才不相信太监也会喜欢女人。可如今不一样了,白石亲自印证过,太监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,也会喜欢女人。娄氏是他今生唯一的女人,也是唯一喜欢的女人。心中有愧的白石不允许有人伤害娄氏,不论是谁。

不多时,车厢外传来了张采的声音,白石收敛心神,起身走出车厢。二人什么也没有讲,直接走进胡同,来到了第七户。

相比白日,这次西厂的行事没有杀人,只是将院里的人都捆住手脚,捂住了嘴,聚拢在二院空地。白石很快发现了张益,对方也正盯着这里,显然认出了他。

白石并没有着急询问张益,而是挨个将院里的人瞅了一遍。当看到那几个妇人,尤其是其中一个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时,皱皱眉头,似乎和他想象的不一样?

白石又看了看张益,对张采点点头,直接走进了正房坐下。片刻后,张益被带了进来,取出了嘴里的破布,却没有松绑。做好这一切后,张采带人退了出去,从外边关上了门。

“我在查案子,事情不大,有一说一,讲清楚就没事了。”白石单刀直入“你们为何在此?”

“俺奉了主人之命,去年年末奉命护送江中书的母亲上京团聚。”张益并没有隐瞒“就是那个最好看的。”

“哪位江中书?”白石追问。

“前几日刚刚大赦,从刑部司狱司出来的内阁制敕房中书舍人江侃。”张益详细说明。

白石皱皱眉头,怎么又跟江侃联系上了“京师与江西相隔数千里,江中书与你家主人怎么还有联系?”

“俺家主人不认识江中书,不过听人讲江中书乃是货殖奇才,这才打算通过江中书的兄长江靖江举人,请江中书回江西造福乡梓。”张益回答的很委婉。

“江中书也住在缨子胡同?”郑直继续问。

“不是啊。”张益摇摇头“自从江中书出狱后,行踪飘忽不定,都是他找住在教忠坊剪子巷的江举人。”

“那你们去缨子胡同做什么?又为什么杀了‘一把手’?”白石盯着张益。

“冤枉。”张益一愣,连忙否认“俺们从未去过缨子胡同,更不认识啥一把手。”

“冤枉?那你们今个儿去欢乐时光做什么了?”白石冷笑。

“今个儿是和江中书的兄长江举人约到了那里。”张益懂他是咋被盯上得了“讲的也都是跟江中书有关的事。”

“怎么?人家不答应?”白石好奇询问。

“江家和江中书……嗨。”张益叹口气“若是俺们直接找江中书,许是更容易。白大监你是晓得俺的,本本分分,俺不做伤天害理的勾当的。”

“我不知道。”白石看着张益“我只知道,讲不清楚,你家主人都要被牵连。”

虽然没有证据,可是白石怀疑自己先入为主了,这也许真的是巧合。不过宁王怎么就知道江侃有赚钱的本事呢?江侃?什么时候放出来的?因为这一阵忙着查案,他都不知道这件事。对方如今又在哪呢?

北居贤坊紧邻木掀胡同的大军仓一处荒废的库房内,三辆马车刚刚驶入,后车的两个壮汉迅速跳下车,关上了大门。前车已经有人拿出火镰,点燃了火把。因为库房门窗都钉了裹了棉花的苫布遮住,所以也不怕外人发现不妥。

“喝完这碗酒,天一亮,大伙各奔东西。天涯海角,永不相见。干!”江侃说完,一饮而尽。

“干!”周围众人齐声回应,同样一饮而尽。只是大伙都是蹲过大牢的,彼此都防备。手法巧妙的不动声色倒了酒;笨拙的干脆直接往脸上泼。

“得了,各位大富翁,不要喝醉了。等出了城,有的是好日子。”江侃放下酒碗,往火堆里加了些木柴,这才拿着刀,转身向着停在库房另一边,最里头的那辆马车走去。

江侃半路上支开大部分家丁还有一辆银车后,就带着人在路上解决了剩余的家丁。因为计划有变,经过协商,其余的人分得两辆马车里,拢共八万两金银,而江侃则要二张还有那枚菊花戒指。

江侃带好头套,打开车厢,里边被捆住手脚,堵住嘴,蒙着眼的二张已经醒了,正在挣扎。江侃四下瞅瞅,看到堆在不远处几个木箱。重新跳下车,挥起长刀砍了起来。不多时,一根固定木箱的木棍就被他取了下来。江侃把崩了口的刀扔了,直接跳上了马车,走进车厢。

“大算盘还喜欢这调调?”一直密切留意江侃一举一动的诸位同伙,瞅着开始剧烈摇晃起来的马车,有些错愕。

“人家是侯爷,指不定那地方比小倌还嫩呢。”有人揶揄一句。

众人哄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