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01章 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!(2 / 2)

盛唐华章 青铜剑客 1529 字 6天前

这让皮逻阁意识到唐军在平定了内乱之后,已经腾出手来收拾南诏国,当下便派遣儿子阁罗凤赶往吐蕃国都逻些城去要钱、要兵器,准备共同反唐。

按照李瑛穿越前的地理来看,南诏国的主体在云南省境内,国都太和城的位置在后世的云南省大理市,人口超过二十万,即便放在大唐也是一线大都市。

南诏国王皮逻阁从开元初年就向李隆基俯首称臣,讨要各种物资,陆续把周围的小部落纷纷吞并,使得南诏国的疆域不仅囊括了后世的整个云南省,还占领了贵州南部、四川东部、广西西部,老挝全境,以及缅甸北部、越南西部。

到李瑛登基的时候,南诏国已经成为了人口超过两百万,拥兵十万,地域面积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国。

即便是比起盘踞在东北的渤海国来说,南诏国也丝毫不落下风,说他是中南半岛上的霸主丝毫不为过。

这时候的中南半岛小国林立,军事科技落后,南诏国在大唐面前虽然不是个,但在这片区域却是鹤立鸡群,一枝独秀。

除了南诏之外,在后世的缅甸国境内存在着一个以“骠”为国号的政权,国内人口在一百万左右,有军队五万。

在越南南部地区,有个占婆国,人口七十万。

泰国地区有个堕罗钵底国,全国人口一百万,但其中女性占了三分之二,因此这个国家只有三万左右的士兵。

在柬埔寨境内存在一个真腊国,全国人口五十万,兵力不详。

除了这五个实力较强的国家之外,中南半岛上还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部落联盟,全境总人口数量在七百万上下。

看到大唐国力强盛,南诏国王皮逻阁主动做了大唐的小弟,岁岁纳贡,企图趁着大唐忙于和吐蕃战争的机会吞并南方的小国,建立一个称霸中南半岛的超级大国。

如果能够达成这个目标,南诏国将会发育成拥有千万人口,带甲数十万的强大帝国,到那时候就有了上桌谈判的资本,不再夹在大唐与吐蕃两大帝国之间。

但李瑛登基之后表现的英明神武,大唐迅速平定内乱,在一年之内就结束了两个朝廷对立的局面,随后又荡平安史之乱,甚至还两路出击,剑指吐蕃国都。

这让南诏国的君臣坐不住了,他们深知汉人的一句话,“卧榻之侧岂容猛虎酣睡”,一旦让大唐灭亡了吐蕃,那么南诏国就是下一个目标。

抱着唇亡齿寒的观点,皮逻阁开始有意疏远大唐,私下里支援吐蕃。

由于在贞观时期获得了唐朝的冶铁技术,吐蕃人制造的兵器与甲胄已经达到了当世一流水准,这正是南诏人缺少的。

高原上粮食产量低,吐蕃人缺粮食,但南诏治下的土地却很肥沃,拥有大量的存粮。

于是两个国家开始暗中交易,吐蕃人用金银、兵器、甲胄交换南诏的粮食,两个国家各取所需,进入了甜蜜的时期。

正是得到了南诏国提供的粮食,面临灭国危机的吐蕃才有底气大规模爆兵,不用担心军队吃不上饭。

南诏国不仅私下里支援吐蕃大量的粮食,甚至还派兵骚扰边境的唐朝百姓,劫掠财物,滥杀无辜,在过去的一年内频频制造各种血案。

而现在,大唐逐渐向南方增兵,这让皮逻阁再也坐不住,在王宫内召集麾下的文武大臣,准备向大唐宣战。

“诸位卿家,汉人有句话叫做‘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’。

唐朝的军队正在逐步逼近咱们南诏国,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,是时候揭竿而起,正式向唐朝宣战了!”

五十多岁,皮肤黝黑,留着八字胡的皮逻阁坐在椅子上,大声的向大臣们宣布了反叛唐朝的决定。

听了皮逻阁的宣言,早就达成共识的南诏大臣们纷纷赞成。

“大王所言极是,自今日起,咱们南诏国正式脱离大唐!”

随后,皮逻阁宣布不再使用李隆基给自己册封的“云南王”爵位,自称“南诏始皇帝”,并派遣大将军莱昂托率领五万南诏军自太和城出征,向北攻打唐朝的州县。

随着皮逻阁一声令下,五万南诏军浩浩荡荡的离开太和城,星夜疾驰,杀奔唐朝最南边的琰州。

琰州城内只有八千居民,两千边兵。

得知南诏大举来犯,吓得琰州太守弃城而逃,城内居民不敢抵抗,主动开门投降。

莱昂托率兵进城,命人张贴告示,宣布自即日起,这座城池就属于南诏国了。

拿下琰州城之后,莱昂托又分出四路兵马,每支五千人,分别攻打琰州治下的县城,并亲自统率三万大军直逼贵州重镇矩州。

一时之间,太平了将近百年的大唐南疆烽火连天,杀声四起,到处回荡着南诏人的杀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