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放心好了,君无戏言,朕既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答应给太上皇派遣宫女侍奉,就不会食言。”
李瑛极力安抚王忠嗣,伸出十根手指头,“朕保证至少派十名宫娥过去。”
王忠嗣这才欣然笑纳:“既然如此,那臣就笑纳陛下的恩赐了。”
随着王忠嗣退回班列,为李隆基改善生活的插曲总算结束,礼部、军器监又相继禀报了一些要事,早朝就此结束。
李隆基吩咐兵部尚书杜希望、礼部尚书东方睿:“晋国公为国出征,有劳两位代朕送行。”
“遵旨!”
杜希望与东方睿一起答应。
李瑛起身离开大殿之后,文武百官各自散去。
王忠嗣对杜希望、东方睿道:“本将回家收拾下行囊,一个时辰之后从春明门出城。”
东方睿道:“既然如此,下官便与杜尚书在春明门恭候。”
王忠嗣笑道:“其实也不必劳师动众,两位忙自己的便是!”
杜希望道:“晋国公为国征战,戎马驰骋,我等理应相送。”
随后,三人分道扬镳,王忠嗣回家收拾行囊,两位尚书则带着依仗队前往春明门等候王忠嗣。
王忠嗣到家之后便把在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对宋氏、公孙芷大致的说了一遍。
“我本想请陛下派几个嫔妃过去陪义父安渡余生,谁知道李亨、李琬他们舍不得母亲去受苦,害得我也没法再请求陛下派年轻嫔妃过去。”
宋夫人道:“夫君不必如此耿耿于怀,反正你已经尽了孝心,至少给太上皇争取了十几个宫女过去侍奉,这可比太上皇的一帮儿子们强多了!”
“唉……人心不古啊!”
王忠嗣摇头叹息,“若不是义父生他们、养他们,一个个又怎么会有如今的荣华富贵?”
“夫君尽力了就好,妾身给你收拾东西,咱们启程吧?”
公孙芷有点怀念幽州的家乡,便催促着王忠嗣收拾衣物。
“唉……只怕爱妾不能去了!”
王忠嗣无奈的摇摇头,又把李瑛要收王琮做义子的事情说了一遍。
“陛下说了,改天会让礼部主持仪式,郑重的收咱家四郎为义子,还让他去东宫跟诸位皇子、公主一起学习。
陛下如此盛情,为夫无法拒绝,只能答应下来。
四郎年幼,你这个当娘的不能将他一个人撇在长安,你也留下来吧!”
公孙芷喜忧参半:“既然陛下抬爱四郎,咱们做爹娘的自然心中欢喜,臣妾留下来便是。”
宋夫人喜出望外:“这是好事啊,咱们的女儿做了太子妃,咱家四郎又做了当今天子的义子,咱王家可谓风光无两,就算京兆韦、杜只怕也要被咱们压一头。”
“只是幽州苦寒,无人照顾夫君了。”公孙氏无奈的叹息。
王忠嗣道:“陛下赏赐了我四个宫女,说是从宫里精心挑选的,你们就不必牵挂了。”
正说话之间,吉小庆亲自登门,将四名宫女送了过来。
王忠嗣看到四名宫女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年龄,模样标致,身材婀娜,当下欣然笑纳。
“你们跟着晋公到了北方之后可要言听计从,不得忤逆!”
吉小庆怀抱拂尘,当着王忠嗣的面给四名宫女训话,随后告辞。
吉小庆走后,白孝德已经带领三百边兵骑马来到务本坊门口等待王忠嗣。
“你们几个可会骑马?”
王忠嗣皱着眉头询问四名宫女,要是给她们安排马车的话怕是会耽误行程。
四名宫女回道:“内侍省的吉公公怕耽误了晋公的行程,特意从宫中挑选了会骑马的,我四人俱能控辔勒缰。”
“哈哈……这可真是太好了!”
王忠嗣大喜过望,当即命亲兵给四女准备了马匹,随后辞别妻妾儿女走出了“王府”大门。
“夫君一路保重!”
宋夫人带着全家老幼站在务本坊的门坊下挥手送别,目视王忠嗣引兵远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