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6章 这个岳父真给力(2 / 2)

盛唐华章 青铜剑客 1766 字 8天前

李琚的妻子陈氏道:“既然贤妃娘娘不让夫君磕头,那就让你的侄儿代替他阿耶叩谢。”

“都是自家人,不必如此见外!”

崔星彩虽然极力反对,但李琚之子李衍却不由分说的跪在她面前磕了几个头。

“多谢贤妃娘娘替阿耶求情,我们东海郡王府一定谨记你的大恩大德。”

“大郎快快请起!”

皇帝给足了自己面子,崔星彩心花怒放,急忙弯腰把李衍搀扶了起来。

随后,李琚离开灵堂返回东海郡王府,灵堂中的男女老少继续为皇后守灵。

早朝恢复之后,李瑛遵照群臣的请求,追谥薛柔为“仁德至圣皇后”,并决定葬入正在建设中的九宫山帝陵。

又过了两日,皇后的十日灵期正式结束。

由礼部的人员将棺椁装在马车上,准备送往九宫山帝陵下葬。

这座由李瑛亲自选址的帝陵目前已经修建了八个多月,虽然距离完工还早,但可以暂时先把皇后的棺椁葬在其他地宫,等皇帝驾崩之后再合葬。

天空隐晦不明,飘起了牛毛细雨,北风呜咽,似乎在为大唐皇后哭泣。

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,多达数千人,俱都清一色的白衣缟素。

作为丈夫,李瑛亲自送妻子入土,乘坐马车跟着送葬的队伍抵达了位于长安城北一百二十里的九宫山。

工部早就派了上千人在帝陵等候,经过一番繁琐的礼仪之后将薛皇后的棺椁下葬,最后将地宫封闭。

“皇后啊,你在此安息吧,等朕将来殡天之时,再来陪你。”

站在萧瑟的春风中,李瑛望着地宫被一步步封死,洒泪挥别。

大唐皇后的葬礼总算结束了,长安城重归宁静,繁华的都市又恢复了昔日的忙碌。

把母亲下葬之后,李健返回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妻子王彩珠赶往岳父家中作客,并带了丰厚的礼物。

太子女婿登门,王忠嗣自然要隆重款待,便派人去邀请私交最好的忠王李亨,以及挚友皇甫惟明、韦坚三人前来作陪。

从小到大,要问李隆基的儿子之中哪个与王忠嗣关系最好,自然是李亨无疑。

因为皇后正在举行国葬,王忠嗣回京之后也没有机会与李亨小聚,此刻得到邀请,李亨欣然前来赴宴。

皇甫惟明最好的朋友是韦坚,除了韦坚之外就是王忠嗣,他与王忠嗣也已经好几年不见,受邀之后应邀而至。

只有韦坚推脱身体不适,谢绝了王忠嗣的邀请,并说改天在家中设宴给王忠嗣赔罪。

这让王忠嗣有些不爽,觉得韦坚不给自己面子,便对李亨与皇甫惟明抱怨道。

“北方天气转暖,我明日就得返回幽州了,哪里还有时间等着韦子全请客?

今夜诚心相邀,却被谢绝,看来他没拿我王忠嗣当朋友啊!”

李亨赔笑道:“他不来便不来,少他一个不少。”

皇甫惟明替好友辩解道:“忠嗣勿要见怪,子全上元节的时候感染了风寒,病的好几日无法下床,至今偶有复发。

他与忠嗣多年不见,肯定想要与你把酒言欢,如果不是身体抱恙,他肯定不会缺席。”

坐在一旁的李健却是心如明镜,他知道韦坚大概是怕见到自己尴尬,所以找了个理由推脱。

毕竟两个月之前他是太子岳父,时过境迁,他的女儿守了寡,自己成了新太子,估计他不想跟自己走的太近。

酒宴开始之前,王忠嗣说了一些安慰李健的客套话,都是些“人各有命”、“节哀顺变”之类的话语,李亨与皇甫惟明也在旁边附和。

李健连声答应:“岳父请放心,小婿一定会振作精神,做好大唐的储君,为父皇分忧解难。”

王忠嗣又对李亨说道:“李俨是你的侄子,二郎也是你的侄子。

虽然李俨的两个妾室都是你的外戚,但咱们兄弟关系也不差。

如今我王忠嗣的女婿做了太子,你可要一视同仁,该帮衬的时候一定要帮衬。”

李亨笑着举杯:“呵呵……忠嗣这番话见外了,孤对于两个侄儿自然会一视同仁,该帮忙的时候绝不含糊。”

王忠嗣又对皇甫惟明道:“我知道惟明你跟子全是生死之交,但你我关系也不差,你可不能只帮他女婿不帮我的女婿。”

“呵呵……忠嗣这话言重了,两位太子都是大唐储君,我皇甫惟明身为臣子岂能区别对待?”

皇甫惟明举杯回敬王忠嗣,仰头一饮而尽。

坐在上方的李健心中暗自窃喜,这就是有个有权有势岳父的好处,他能为自己开拓人脉,组建关系网。

“三叔,皇甫尚书,往后还请多多提携,孤若有不妥之处,还望多多批评指正,孤一定闻过则改!”

李健起身向李亨与皇甫惟明敬酒,“孤在这里借花献佛,借岳父的酒敬两位一杯。”

。。。

“太子言重了!”

李亨与皇甫惟明纷纷举杯回敬,相谈甚欢。

酒过三巡,王忠嗣又道:“李俨做太子的时候,陛下让他主政东宫,还给了左右卫率。

如今二郎做了太子,理应一视同仁,我希望两位找个机会向陛下奏请此事,让二郎搬进东宫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