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兰城除了是大明扎在东北地区的钉子外,也有着纽带的作用。
以前大明通过朝贡或者茶马互市来控制羁縻卫所,现在则是直接通过贸易,加强对周遭部落的控制。
当然,打铁还需自身硬,没有刘安部队的威慑,仅仅是贸易,还不足以让那些部落臣服。
自从唐以后,辽地虽说多是部落,但也有不少人从游牧转向从事农耕,逐渐形成村落,到了元朝,虽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城池,但卫所之间也有了稳定的行政体系。
比起哈兰城,沈阳府的发展要更加迅猛一些。
沈阳府的新任知府是从监察御史调任而来,永乐丁酉十五年两浙乡试魁首,也就是解元,大明出名的孝子,韩阳。
而韩阳的孝子之名,主要就是学习了南朝时期孝子庾黔娄的孝行,尝粪。
也是这份名声,让韩阳在御史任上,丝毫不惧权贵,孝行的金身一定程度上保护着他。
现在大明并不鼓励尝粪这种孝行,虽说看粪便确实能了解病情,可并不需要用嘴去品尝,这与大明的医疗卫生相悖。
但,不得不说,韩阳能为母尝粪,确实是个狠人。
也是这一份狠劲,让于谦看重,推举其为第一任沈阳知府。
作为大明往东北外扩的第一座城池,沈阳城的意义,满朝文武都心知肚明。
不管洪武还是永乐,都是以军屯或者民屯的形式往东北迁移人口,这样做并非没有丝毫意义,至少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辽东,也就是东北地区。
其中,就属于沈阳最具备发展基础,这也是于谦有胆量在这里建设城池的原因。
说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也没有错,但是,朱祁钰并没有继续用军屯或者民屯那样粗暴的方式进行地区移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