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是一次成功的尝试,但那时的广成子,毕竟还没有什么经验,对变动后的战神殿了解也不深。
因此,共工氏只是短暂地在外面晃悠了一圈,就又被战神殿接引了回去。
不过广成子一点也不失望,甚至还很欣慰。
如今,他已经掌握了将人从战神殿内释放出来的方法,接下来,只需要多尝试几次,迟早能摸清战神殿全部的接引规则。
事实上,也的确如此。
只是过程并非是他预想的那样一帆风顺。
诚然,战神殿的规则被一点点地试探了出来,但因为广成子从始至终,都在用共工氏作为实验体,以至于共工氏一次又一次脱离战神殿,重新立足于大地之上。
上古时期的仙人,对于意象的利用,可以说是比之已出现较为完善的炼器术传承的封神时期,还要完美。
他们并非是将意象炼制成法宝,而是直接将意象融于己身,练就独一无二,威能强横的仙躯神体。
这么做的好处在于,意象与自身的联系加强,在自身死亡之前,其他人几乎没有可能撬动相对应的意象。
而意象能够发挥出来的威能,也极大增强。
至于说坏处。
凡事都有两面性,就拿取暖做饭时的薪火,与夺走家人生命的火灾来说,这两者凝聚出来的意象,皆为火之意象,可却是截然不同的两面。
而修炼火之意象的人,并无法做到单独凝聚火之意象好的一面。
这也就使得,将意象融于自身的仙人们,身体往往都会发生畸变。
好一些的,还能保持人的模样,严重一些的,或许就真的变成了某种怪物。
就像是昔日追随共工氏发起叛乱的大将相繇,凝聚意象之后,其自身就变成了一只有着九个脑袋的怪蛇。
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。
上古时期的仙人,重新塑造身躯的手段,还是不少的。
再不济,也能让自身看起来正常一些。
但问题是,凝聚了神躯后,因某种意义上,自身已成了对应意象的化身,在日常生活中,总有一部分力量,会不由自主地泄露出来。
具体是什么表现呢。
最直观的例子,就是女魃。
身为黄帝的女儿,又在涿鹿之战立下赫赫战功,就是因其凝聚了旱灾意象,所过之处,赤地千里,最终被发配至赤水之北。
共工氏亦是如此。
因背负恶名,他原本的水之意象已然失衡,蜕变为了恶水。
何为恶水?
其实就是洪灾水害。
这样的意象,使得共工氏所过之处,洪涝不断。
按说,会带来灾难的共工氏,应当也像是女魃那般,遭人排挤唾弃,从而无法凝聚气运,久留于世才对。
可事实却截然相反。
不知是否是女魃的经历,让淳朴的百姓们反思悔改,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。
受到洪涝侵害的百姓们,虽然心存怨恨,却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,认为是否是自己不够虔诚,最终引得水神共工发怒,最后,竟开始祭拜起了对方。
成功助共工凝聚了足够抵御战神殿接引力量的气运。
这下可坏菜了。
对于世人来说,共工氏是几百年前的叛神,可对共工氏来说,被高阳氏暗算的一幕,就仿佛发生在昨日。
气急败坏的共工氏,没有半点犹豫,就对高阳氏的子孙,以及他们治理的天下展开了报复。
从而引发了之后一系列与治水有关的神话传说。
至于广成子仙师,因并未完全陷入偏执,尚且存了那么一点责任心,所以也在这过程中,为抗击共工氏,提供了一些帮助——他将过去的传言进一步完善,最终书写了绝地天通的传说,从而在根本上,断绝了百姓对共工氏的祭拜。
或许也正因为绝地天通的传说,起源于帝颛顼时期,又在帝尧时期彻底完善,所以后世才会对绝地天通的‘发起人’有着迥然不同的说法。
之后的几百年里。
绝地天通的传说广为流传,战神殿亦成为了仙人们的禁忌之地。
而广成子,也随着时间推移,变得越发偏执,最终为重入战神殿,开始不择手段。
于商周交替之际,谋划封神。
为此,他扶持了两个人,一人为大商国师,另外一人则为西周丞相,同时因自身的传说已在他的刻意引导下,变得无人知晓(为了散气运),亦自称在九仙山桃源洞,加入了伐纣的大军。
期间,他不断收集同阵营、敌对阵营仙人的精神力与部分身躯,以此为引,炼制封神榜,又将自己的部分精气神,与榜上有名之人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联系,试图借助这二十余位仙人,来将自己一部分一部分送入战神殿。
结果,他又失败了。
他低估了高阳氏的歉意,也误判了高阳氏的手段。
二十余位仙人,一日之内被尽数接引,场面可谓是盛大至极。
唯独广成子,完好无损地站在原地,不时还有光点汇聚入他的身体,那是他分离出去的精气神,而今物归原主。
......
......
时间回到现在。
山谷内。
姜子牙布阵的大旗,五去其二,眼看阵法将要破灭。
被魏叔鱼‘投影’出来的‘过去’覆盖地玄元控水旗,再次出现。
五行大阵瞬间稳固下来。
姜子牙似早有预料一般,抬手又掷出两面小旗,两面旗帜迎风便涨,眨眼间化作丈二长短,取代了被破坏的西方素色云界旗、南方离地焰光旗。
正如普贤猜测的那样,姜子牙的确留有后手。
每一面五方旗,他都炼制了对应的副旗,目的就是在主旗被毁,他又无法短时间内重新凝聚新的旗帜之时,以副旗取代主旗,从而使得五行大阵重新变得完整。
西、南两面旗帜归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