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召集几名曹家心腹,
夏侯渊,夏侯淳,曹仁,曹洪,加上长子曹昂。
曹操把陆凡册封吴王的事说了出来。
“你们几个说说,孤要不要答应?”
夏侯淳第1个反对,
“孟德,不能答应,一旦接受册封,我等便成了陆凡的臣子,就抛弃了大汉。再兴北伐,那就是谋逆了。”
曹仁道:“主公,我觉得可以答应,只要宋军不过江,这江南就是您的天下,缓几年,厉兵秣马,再行北伐,把握更大一些。”
“父亲,孩儿有话要说。”
“说!”
曹昂道:“父亲,孩儿以为不可答应。”
“父亲,如若答应接受册封,看似可以拖几年时间,但却失了大义,一旦接受册封,您就不是大汉的臣子。”
“介时再北伐,便是背宋,岂不成了,先叛汉,再叛宋?如此出尔反尔,怎能不失人心?”
“况且,即便接受册封,陆凡的大军,也不可能不过江,最多就是拖几年时间,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”
“如果您真不想再打了,想过安稳太平日子,儿子说句不好听的话,除非您放下兵权,前去洛阳生活。”
“就像现在的袁术一样,做个富家翁,在家混吃等死。”
“子修(曹昂字)要是孙权答应呢?”
“那刚好趁机灭了他,就以这个为借口。”
“唉,灭孙权容易,问题是咱们去打孙权,周瑜要是带人投降了陆凡怎么办?那为父岂不是帮了陆凡一个大忙?”
“父亲,我倒是有一计。”
“说!”
“父亲以商议军务为名,邀约周瑜,然后把他软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