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长文,你是不是犯傻啥呀?朕能得到什么好处?”
“陛下,自董卓造逆以来,天下纷争,到如今我大宋建立,可惜江东仍然没有平定,从原则上来说,大汉还没有全亡,江东的汉朝割据势力还存在。”
“只要陛下答应曹操这个条件,则天下一统,万众归心,以宋代汉则完全实现。陛下将成为一代开国民君。”
“长文,这些都是虚的,有什么实际意义?”
“有,大有意义,古人云:名不正则言不顺。”
“曹操如果归降我大宋,陛下以后再对江东用兵,那就只是平内乱,就像汉高祖平定英布一样。”
“陛下,这里有一个最大的好处,您没发现。”
“什么好处?”
“江东士人之心。”
“如今江东好多人都想归降陛下,可又碍于曹操的威胁,不敢主动说出来。如今曹操主动归降,这就给这些人一个光明正大投靠朝廷的机会。”
“等大势已定,陛下可以下诏,召他们回洛阳为官,这些人就没有心理负担了,他们求之不得。”
“这个时候他们来洛阳,就不是投降,而是履行新职。”
“陛下,曹操如果归降,他再想北伐,那就是谋逆,他的那些手下将领,未必全听他的,这会对士气造成很大打击。”
“再者,曹操如何归降,那么孙权刘备呢?他们又如何处处?”
“刘备或许不会归降,但孙权一定会归降,也想割土封王。”
“这样一来,陛下便可对孙权帐下文武下诏了,江东那些氏族,可都是墙头草,有陛下的旨意,他们就敢反抗孙权了。这对以后朝廷出兵江东,大有益处。”
“陛下,即便朝廷答应曹操,接受他的归降,又损失了什么呢?最坏的结果,也不过是现在这个样子,还能坏到哪里去?”
“除了损失一道诏书,其余没有任何损失,又不用花费钱粮?”
陆凡点了点了头,觉得也是,反正也没花一毛钱。
不过这件事还是跟贾诩这个老狐狸聊聊,万一是曹操挖的坑呢。
“长文,你先回去,朕要再仔细考虑考虑,明日朕会召荀攸入宫,朕要当面跟他聊聊。”
“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