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0章 老上单于的担忧(2 / 2)

面对强悍的大秦,是对着干还是选择远离,这根本就不是选择题。

与其说他们是进攻罗马,倒不如说他们是选择突围远离。

和大秦做邻居不是什么好主意,距离他们走的远一点,距离才能产生美。

其实在项羽的内心知道距离大秦越远,他们可能越安全。

可是这事不能够放明处,只能做不能说。

他们可以和大秦相处,可以买大秦的武器,可以学习大秦现代的文化知识,可以让自己的儿子在咸阳那里就读学习。

唯独不可以的就是距离大秦太近。

这也是他和曾小闲两个人在密室之中商谈的最后结果。

这种事情只有他和曾小闲知道。

曾小闲是他的军师,总揽全局。是心中知道,在这种情况下曾小闲不会说。

作为高傲的项羽,当然他更不会说。

所以项羽手下的那些将军们都是不知道的,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。

曾小闲给他大秦肯定要拿下整个积极之地,原因有很多,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秦皇帝秦风的儿子秦武阳成为了三世皇帝。

三世皇帝君临天下,就要证明自己的能力,让大兴人看一看二世皇帝秦风的长子也是有能力的,也是很能打的,能够把握更大的大秦。

所以他必须强行发动战争,而发动战争最好的方向就是极西之地。

拿下极西之地,让大秦的国土最起码增加了三成,这功劳就很大了。

他们两个也推演过大秦拿下极西之地之后,所有的力量就用完了,不可能在追着他们打。

因为大秦的人口不够。

大秦也不可能吞下一个这个地方之后,一直追击他们,追随他们的脚步一直打。

大秦的原则是拿下一块地方就会划分这一块土地,治理这一块土地,增加大秦的国土,从而转化为自己的。

这种人其实很也很慢。

秦始皇拿下九州大地,统一文字统一数量衡,速度非常的快。

其主要原因是九州大地其实是一脉相承的。虽然通过了500年的各自为战,各自发展,内里是一个祖宗,有迹可循,上下差不了多少,所以统一起来非常的快。

其实到了秦风这里就有些难了,秦风的目标就是北部的大草原,东北方向的林胡,西边的羌氐以及月氏人,甚至吞下了身毒。

这个过程秦风用了将近20年。

这还是秦风手段非常的强硬,击灭匈奴的时候使用了草原法则,拿下北海使用了丛林法则,这种法则非常的残酷,几乎把里面的人口重新换了一遍。

这种方法非常干练,操作性很强,但是后续的发展会非常的慢。

庞大的国土没有人口,那么有和没有区别并不大,只是在地图上多画了一个圈而已。

要开发这些土地,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口。

所以秦风一直在鼓励生育,即便是他灭了匈奴、林胡、月氏、沧海……也只是斩杀了他们当中的男子,女人都留下来了。

这才让大秦人口恢复的快了一些,大秦的文化传播的也快一些,但这也需要一代人的时间。

也就是这些人诞生出来的下一代,现在大秦草原的下一代其实也刚刚长成,就是十五六岁。

这些人在大秦文化的浸染之下,已经是完完整整的大秦人了,赤县神州大地控制的非常牢固。

可是到了极西之地不一样。

极西之地地域也非常的广,人也非常的多。而且并不是什么大的国度,反而是一个一个的小部落。

真正形成大的国度了也就是他们针对的罗马这个松散的长老模式。

除了罗马之外,其他的国度是都是昙花一现,强势的一代君主出现,就是一个大的国度,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大的部落联盟。

这个人死去之后,定下的人谁也不服谁,立刻就分崩离析,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小的部落。

从他们的观察来看,三世皇帝秦武阳并没有使用野蛮的草原法则,而是一步一步的打算教化这里的人。

这样时间会更长。

所以他们才设计出来攻击罗马,然后破开罗马之后直接脱离二世皇帝秦风给他们编织的牢笼,飘然而去,那时候他们才可以任意翱翔。

根据他们的分析,大秦想要消化掉极西之地,没有三四十年四五十年时间是完全达不到的。

所以他们也选择了最优的方法规避大秦,那就是攻击罗马。

根据他们推算,南北匈奴也是那个意思。

所以项羽他们这一边虽然没有和匈奴人相互来往,可是配合的都非常的默契。

项树看到项羽发怒,也就退了下来,沉默不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