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27章 朝堂纷争(2 / 2)

秦武阳说道:“没有?都是从地方官员上选拔出来的没有军功的官员。”

秦风说道:“这就对了,这一文一武本来就是一张一弛,谁都想抢夺自己的话语权。

不过,专业的事要有专业的人去干,不懂军事还请参与军事之事,什么玩意儿,如果不严加整治以后会形成潮流。

在外作战的将军作战的时候就会犹豫不决,这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应该出现的。

秦武阳点点都说道:“我明白了。”

秦风叹息声说道:“其实汉王这一次出兵击杀了贵霜王,的确也有一些唐突了,影响了一个极西之地的布局。

本来呢……这个贵霜王丘就在还是有用的,可惜他好死不活,竟然敢挑衅咱们,他该着……

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,变化才是永恒的主体,现在不是汉王的问题,而是怎样补救的问题。

将军在外征战,以战胜敌人为主要目的,调配各种出现的特殊情况,那是内阁和参谋府需要做的。

出现了意外,那是参谋府的事情,让他们及时补救,研究应对的策略。

至于说哪个刘邦,他作战之后有奏章申报上来吗?”

秦武阳说道:“有,不过不是奏章而是文书,文书送给了太尉府。”

秦风突然笑了:“这事啊,绝不是刘邦那个痞子王爷作出的决定,应该是苏墨。

苏墨这人不但胆子大,而且做事狠绝,不走寻常路。

现在刘邦的文书到了太尉府,那他就不是以王爷的身份,而是以将军的身份地进行了说明。

这件事情其实已经和丞相府、御史大夫府无关,而是太尉府的事情,这是让参谋府给出新的计划的意思。

那么他们朝堂上的那一些人想要出幺蛾子,那不是就是找死吗?既然是如此话,那么在朝廷上反对的那些人……算了,他们的位置不要再占主要位置。

苏沫想一网打尽朝堂诸中的儒生,我偏不如他的意。这个小子年纪不大,心机很深沉。属于墨家里面的少壮派。”

秦武阳恍然:“父亲,我明白了。”

“你明白了就好,大致的方向就是这个样子,至于具体怎么操作,那就是你的事情了。”

秦武阳听了之后点了点头,就在秦风的案几前直接书写圣旨,写完之后交给秦风看。

秦风说道:“我不用看。你就直接发下去吧。”

秦武阳点点头,把圣旨双手递给赵寒秋。赵寒秋直接把圣旨封了玉匣,交给身边的内侍直接发送出去。

朝堂上的事情闹的事情非常大,闹完之后那些人都聚集在了孔腾的府上。

陆贾、贾谊把朝堂上事情和孔腾说了一遍,激动地说道:“终于让咱们逮住机会了,咱们必须用这件事抢夺话语权。”

孔腾听了之后心中直抽抽,大秦是以墨家为主体的国度,这些儒生发难,那是因为汉王刘邦本来就是叛逆者。

他们认为刘邦和朝中的那一些大功勋们关系都不好,甚至接说没有任何挂钩,还有一些恩怨。

刘邦是孤立的,而且刘邦在朝中也没有人,他们这样攻击刘邦胜算很大。

朝廷之中那些大功勋们不会阻拦,毕竟刘邦作乱,和大秦功勋作战的时候双方都有死伤。

这样的话,即便那些大功勋们不支持的他们,不推波助澜,也会袖手旁观。

而他们这一群人还对付不了一个汉王刘邦吗?

他们认为,刘邦之所以封王,是因为他贡献了大量的土地,朝廷只不过是为了安抚他给别人做榜样看。这才封了他一个汉王。

他们正好给皇帝递一个刀子,让皇帝有理由处决汉王刘邦,他们认为这件事胜算达到了十成。

果然有一些大将军提出了反对意见,尤其是廷尉府的几位太尉,明显反对。

可是那又如何?还是有很多大功勋们都保持了沉默。选择了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的态度。

这说明他们这个做法是对的,是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的。而他们儒家一脉很可能就会崛起。

万世开开头难,有了第一个对付功勋的案例,再往后就容易了,他们可以逐步把大功勋挤出朝堂,那时候就是儒家天下了。

孔腾感觉这些人诸多不靠谱,他立刻选择脱身世外,说自己身体有恙,把这些人全部送出了自己的府邸,然后关上了大门,选择闭门不出。

这时候孔忠说道:“父亲,这也是一个机会呀。”

孔腾怒道:“你学习是学傻了,咱们参与,孔家就完了,再说了,为父是武将,也是功勋!”

孔安国说道:“爷爷,要不咱们去找我师祖拿个主意或许能够解决咱们这样的困境。”

孔忠说道:“你师祖?哪一位?”

“当然是那一位才行。”

孔腾说道:“是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