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外:景泰八年(1 / 2)

景泰八年,有点乱了!

自永兴皇帝收复西南半岛至今已历十年之久。

西津出海口!

海上来往船只,络绎不绝,有西南几大行省的人,也有大明内地的,更多是海外的商人。

从这条路运送货物回大明内地,可比从江南方便多了,成本会大大的减少。

江南的出海口不能说已经完全被西津所取代,至少比之前少了一半的生意。

明眼人早已看了出来,一个西津出海口顶大明内地四个出海口。

换而言之,谁掌握西津出海口,谁就能掌握大量的财富。

十年之间,无论是朝廷官员,还是地方上的商人,都想在西津吃上一口肥肉。

但这是不可能的!

西津是军队打下来的,不可能让文官掺和进来。

在西津,朝廷可以说话,但没有这里的三司,藩王说话好使。

汉王,梁王,雍国公,保国公,翊国公,还有西津布政使兼按察使的靖远伯王骥。

这些人在西南半岛有着共同的利益,而且穿一条裤子,十年之间,如同云南的沐家一样,已经在各地彻底扎根。

曾经有一位江南的文官,上奏朝廷,说西津地方官员,军官欺上瞒下,出海口应该由朝廷派官员打理以及御史监察,不应该由地方上掌握。

景泰皇帝派他来西津查看出海口情况,结果这个官员到地方后直接消失了,生死不知道,就是人直接没了。

很少有人能明白,西津出海口,就是永兴皇帝给西南半岛军队的福利,一是奖赏他们收复此地有功,二是打击江南海运的垄断,三是军队需要养……如果由朝廷养,等粮草运到西南各地,也剩不了几袋子了,都在路上消耗了。

这也是没办法的事!

西津港口,一辆拉着货物的货船停靠在码头上。

带头的是个年轻人,刚成年的样子,他穿着一身锦衣,走到船舱,恭敬行礼道:“老人家,到西津港口了!”

船舱坐着一个老头,身穿布衣,脚登布鞋,背着一个包袱,手里拿根木棍。

“好,我这就下船,多谢你这一路的照顾!”

老头缓缓起身,走出船舱,走到甲板上突然停了下来,回头问道:“后生,你叫啥名啊?”

青年行礼道:“晚辈李继宗!”

老头笑了笑,说道:“年纪轻轻就能独自在海上跑船,倒有几分胆气,也有几分故人的风采!”

李继宗一愣,连忙问道:“老人家,还没请教名号?”

老头笑了笑,并没有说话,背着包袱,缓缓走下甲板。

“老人家,你去哪,我派人去送你吧!”

老头还是没有说话,只是自己走着!

李继宗也不知道这老头是谁,只知道他要来西津找儿子,看他一个人又一把年纪了,觉得可怜,就顺路把他捎过来了。

西津港口有一条官道,是布政使王骥亲自带人修的,逢山开路,遇水架桥,修了足足五年才修好,一条官道直通云南!

人多了,做生意的也多了,茶馆,客栈,饭馆早已在港口遍地开花。

老头找到一处搭着布篷的面馆前停下,走到一处没人的地方坐了下来。

“老人家,您吃点什么?”

伙计是个十来岁的少年,看他长相应该不是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