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朱樉话锋一转,继续说道:“可老头子要是再多活二十年,恐怕就只能跟隋炀帝、唐玄宗还有完颜构这些昏庸无道的君主凑在一起了。”
平心而论,宋高宗赵构在位期间,虽然未能收复北方失地,但他毕竟为赵宋的半壁江山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国运。
在文治方面,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;在武功方面,他也并非毫无建树,曾多次组织军队抵御金兵的入侵。
总体来说,赵构也算是一个难得的有为之君。
只可惜,他为了与金人媾和,不惜冤杀民族英雄、抗金名将岳飞,这一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。
仅仅因为这一件事,赵构和秦桧这对昏君与奸臣的组合,就注定要背负千古骂名,遗臭万年了。
朱樉的这番话确实有些夸大其词了。
毕竟历史上的朱元璋可是活到了七十一岁的高龄,即使在他的晚年开始大肆诛杀功臣,但也远未达到李隆基那般昏庸的程度。
然而,这些事情只有平安这个穿越者才能够看得如此透彻,正所谓旁观者清,当局者迷。
平安不禁想起了历史上那些晚年昏庸的皇帝,比如穷兵黩武的汉武帝,还有不爱江山、只爱美人的李隆基。
尤其是李隆基,他可是亲手葬送了自已一手缔造的开元盛世,使得百年盛唐瞬间沦为残唐。
这位玄宗皇帝,若是能够少听信一次谗言,不解除王忠嗣的兵权,不强令哥舒翰放弃潼关天堑而出关迎敌,亦或是不冤杀高仙芝和封常清,那么他或许就不会落得个远遁四川、凄惨收场的结局。
从古至今,从汉武帝刘彻到梁武帝萧衍,再到唐玄宗李隆基,这些长寿的皇帝们,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在晚年时仍然保持头脑清醒、不昏庸的。
然而,汉武帝相较于唐玄宗更为卓越之处,在于,他所遗留下来的一堆烂摊子,竟有其重孙汉宣帝——刘询出面代为收拾。
此时,朱樉眼见平安闷不作声,埋头不语,心中愈发坚信这小子必定是误食了什么药物,以致吃坏了脑子。
念及此处,朱樉在心中暗自将平安的职务从原本的贴身侍卫统领贬为专司养马、牵马的马僮。
毕竟,朱樉绝无可能将自身安全交托于一个头脑不清的人手中。
毕竟,前世有句老话讲得好:“工地无大事,安全无小事。”
即便强如千古无二的楚霸王项羽,亦有打盹、睡觉的时候,朱樉自然不愿自已也如张飞一般,哪日,尚在睡梦之中便遭人割取首级。
正当朱樉欲开口告知平安其已遭降职之际,龙泉驿站附近的官道上,突然间,狂风骤起,黄沙漫天,尘土飞扬,地面亦随之微微颤动。
伴随着一阵哒哒的马蹄声和密集的脚步声,地面似乎都在微微颤动,仿佛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逼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