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到太空。
张天离开了“脚蹬位”。
五台发动机调整方向,后面两台继续加速,前方的两台暂时熄火。
中间那台用于发电,给整艘飞船提供电力。
船内储存的核燃料量大管饱,省着点用,够用上百年。
这段时间,飞船会绕着地球飞行几圈。
一来是检验飞船质量。
如果发现问题,在地球近地轨道维修更方便。
二是调试飞船内部的各种设备。
这些任务,就由徐闻、谢青生、铁东等人负责。
他们的心灵境界极高,大脑智慧提升很大,要学什么科目并不困难。
在建设的两年时间里,三人早已修习跟航天有关的各种知识技能。
铁东与谢青生还很积极参与到飞船的建设过程,以了解飞船的结构。
将来飞船需要维护,他们两人则充当维修工程师的角色。
这可是张天的老本行。
极为热忱地将以前总结的经验心得,毫无保留地教给两人。
徐闻则是专注于星际路线的规划,以及天文观测,危险预警等。
这次航天的路线,就出自他手。
徐闻三人在操控飞船的时候,张天反而闲了下来。
看着徐闻三人的服饰,有一种古今混杂的错落感。
此次出行,大家都极为重视。
徐闻穿着他最喜欢的儒生服,为了适应宇航服,还请设计师做了优化。
谢青生穿着一袭青色长衫,自有一股儒雅的宗师气度。
铁东则干脆将宇航穿在身上,充当他原来的盔甲。
如果有危险,能够第一时间反应。
绕行地球几圈之后。
徐闻道:“系统检验无误,准备脱离地球引力。3、2、1……启动!”
后方的发动机喷射的等离子流骤然加大。
借助地球自转产生的“引力弹弓效应”,从一个斜角弹射出去。
一天之后。
飞船经过月球。
利用月球微弱的引力,再次实现引力弹弓效应,又将飞船的速度提高了一些。
接着,朝太阳飞去。
这个方向并没有错。
宇宙航行,借助天体的“引力弹弓效应”来加速,是最常见的提高速度的方法。
而在太阳系内,引力最强的莫过于太阳了。
它聚集了太阳系99.8%以上的质量,是无可争议的巨无霸。
它的引力弹弓弹弓效应,自然比其他天体更加强大。
虽然方向上有些“南辕北辙”,但综合速度考虑,反而会比直飞更快抵达。
另一方面,张天也想顺便观测太阳系内的其他天体。
此行虽然是寻找尼比鲁星,但沿途的风光也不能错过。
因此,整个路线的安排,追求的并非最快抵达太阳系边缘,而是尽可能经过最多的天体。
为此,可以牺牲一些速度,走更远的路径。
…………
远离地球后,没了较为明显的参照物,整艘飞船像是静置在太空不动似的。
外面星光的位置一成不变,太阳在飞船的前方亘古不动。
在地面上看起来极其雄伟的千米船体,在宇宙中显得极其渺小。
这段距离主要是滑行,基本上不需要操作。
徐闻等人清闲下来,终于有空欣赏外面的宇宙景观。
除了张天,其他人和小短腿都没有上过太空。
刚开始大家还很兴奋,随着时间的流逝,众人时不时发出叹息声。
回头望着越来越小的地球,再看看外面浩瀚雄伟的宇宙。
所有人都感到一种渺小与虚无感。
在场之人,在地球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。
可放在整个宇宙,渺小得连尘埃都算不上。
纵使消失,估计宇宙也不在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