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内,空气仿佛因白天波传来的消息而骤然凝固。宋江靠在椅背上,闭目不过数秒,再睁开时,眼底的疲惫已一扫而空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临战前的锐利与冷静。
“小葛,将此事通报给秘书长,让他通知市政府,”他的声音不大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,“立刻通知环保局、发改委、工信局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,以及所有区、县、市党政一把手,明天上午九点,紧急召开全市环保工作专题会议!议题只有一个:迎检中央环保督查,全面自查,立即整改!”
这道指令迅速通过电话传遍阳城的权力网络,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。所有接到通知的人都立刻意识到:有大事发生了。
宋江的思绪飞速运转。前段时间邻省被央媒点名批评、河流污染触目惊心的画面他还记忆犹新。
那不仅是一次曝光,更是一次严厉的警示。他深知,发展是硬道理,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、牺牲百姓健康为代价。这是他踏入仕途以来就坚守的底线。
“Gdp论英雄”,这句话本身没有错,但它真正的内涵常常被曲解。经济的增长、财政的充盈固然重要,但这一切的最终目的,是为了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过得更好。
如果经济发展带来了污水横流、雾霾锁城,那这样的“发展”又有何意义?
不过是饮鸩止渴,透支子孙后代的未来。宋江始终认为,真正的政绩,是经得起历史检验、对得起百姓期待的健康发展。
他不敢保证,在阳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,每一个角落都完美无瑕。
会不会有些区县,为了漂亮的Gdp数据,对辖区内的污染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?
会不会有些企业,为了降低成本,偷偷将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气排放?这次中央环保督查,就是一把高悬的利剑,就是要揭开这些盖子。
第二天上午的会议,气氛空前严肃。没有寒暄,没有废话,宋江开门见山,通报了中央即将开展环保督查的严峻形势。
“同志们,”宋江的目光扫过全场每一位干部,“环保问题,是政治问题,是民生问题,更是底线问题!谁碰了这条红线,那就是砸阳城千万人民的饭碗,砸我们‘万亿目标’的锅!过去,我们可能强调发展多了些,检查松了些。但从今天起,一切必须改变!”
他部署了三条铁律:
第一,立即开展全域自查自纠。各县区市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,一周内,对辖区内所有工业企业、矿山、养殖场、建筑工地等进行拉网式排查,建立问题台账,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。
第二,实施最严厉的惩戒。对于环保不达标、偷排漏排的企业,无论规模多大、产值多高,一律先停产后整治!达标一家,复工一家。绝不搞下不为例,绝不搞情有可原。
第三,成立市级环保督查小组。由高成飞市长亲自挂帅,从环保、纪委、公安、媒体抽调精干力量,即日起下沉各县区,进行明察暗访。对自查不力、隐瞒不报、整改敷衍的单位和个人,发现一起,查处一起,严肃追责问责!
会议的效率极高,任务清晰,责任到人。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市委书记话语中的千钧分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