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江认真倾听,并不时记录。轮到他发言时,他没有空谈口号,而是针对张源清的每一个关切点,逐一给出了清晰、实在的回应。他重点阐述了阳城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推行的“保姆式”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:
“张总,您关心的这些问题,正是我们努力优化的方向。”宋江语气沉稳而自信,“在阳城,我们致力于打造的是‘保姆式’的服务体系。这不是一句空话。从项目签约开始,我们会立即成立一个由常务副市长牵头的‘项目落地专班’,这个专班就相当于您在阳城的‘临时管家’。您刚才提到的土地、审批、人才、物流等问题,专班都会配备对应的政府人员,提供‘一对一’的代办、陪办、协调服务。”
他进一步具体化:“比如审批,我们推行‘容缺受理’、‘并联审批’,最大限度压缩时限;比如人才,我们可以为贵公司核心团队量身定制安家补贴、子女入学、配偶就业解决方案;比如物流,我们正在规划建设专业的医药物流园区,并可以协助对接铁路货运专线,降低你们的综合成本。我们的目标,是让企业只需专心搞经营、抓生产,其他的烦恼,交给政府来解决。”
这番话,说得具体而微,直击企业痛点。张源清频频点头,他见识过太多地方官员“招商时笑脸相迎,落地后关门打狗”的案例,宋江所描绘的这种“政府跑腿、企业省心”的图景,确实让他耳目一新,甚至有些难以置信。
然而,多年的商海沉浮让张源清依然保持谨慎。投资百亿,非同儿戏。对方的承诺能否完全兑现,营商环境是否真如所说那般优化,他需要更确切的保证。
宋江敏锐地捕捉到了对方眼底最后一丝疑虑。他深知,对于张源清这个级别的企业家,空头承诺毫无意义,必须拿出更大的诚意和魄力。他身体微微前倾,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
“张总,我完全理解您的谨慎。投资是大事,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。我在此,郑重代表阳城市委、市政府,邀请您尽快组建一个专业的考察团,亲自到阳城去走一走、看一看。实地考察我们的园区环境、基础设施、产业配套,随机访谈任何你们想了解的企业,感受一下阳城真实的政务效率和营商环境。”
他停顿了一下,目光灼灼,掷地有声:“在您实地考察之前,为了表示我们的最大诚意,我们可以先签署一份投资合作意向书。这份意向书,对您而言,不是枷锁,而是保障。如果您考察后,认为阳城确实不符合贵公司的投资要求,觉得我们的承诺没有兑现,这份意向书您可以随时作废,我们绝无二话,依旧朋友相待。但如果,您考察后认为阳城正是你们寻找的理想之地,那么,我希望这份意向书能成为我们双方携手共赢的崭新起点!您看如何?”
这一招,以退为进,极大程度地化解了企业的后顾之忧,将选择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企业,同时也展现了宋江对阳城营商环境的极度自信和开放胸襟。
张源清显然被打动了。他与左右高管低声迅速交换了意见,两分钟后,他脸上露出了释然而欣赏的笑容,伸出手:“宋书记,您把话说到这个份上,诚意满满!好!就按您说的办,这个考察,我们去!这个意向书,我们签!”
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。随后,在双方团队的见证下,市长高成飞与张源清董事长郑重签署了合作意向书。
薄薄几页纸,此刻重若千钧,它承载着百亿投资的巨大可能性和一座城市产业升级的希望。
同样的策略和诚意,在次日与莞市华桥重工的会谈中也取得了成功。又是一份沉甸甸的意向书落定。